家鄉(xiāng)開出幸?;?/h1>
發(fā)表時間:2020-08-17 10:56作者:郗軍來源:黨工部 盛夏,走進我的家鄉(xiāng)紅五月農場有限公司,映入眼簾的是含笑揚花的大豆和競相拔節(jié)的玉米在廣袤無垠的田野上郁郁蔥蔥、隨風搖曳;那賦有田園風光特色的“勿忘我”主題莊園和秀美的南陽河濕地公園讓游客們一飽眼福、流連忘返。場區(qū)內,一條條寬敞平坦的馬路,一盞盞造型精美的節(jié)能路燈,一幢幢整齊排列的樓房和職工群眾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......洋溢著小康生活的氣息。所有這些變化,無不讓我感受我的家鄉(xiāng),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光輝思想的照耀下,已經開出姹紫嫣紅的“幸?;ā?! 我于1962年9月24日出生在紅五月農場。從我記事時起就目睹了家的發(fā)展變化。黑龍江墾區(qū)早已由北大荒變成了年產四百多億斤商品糧的北大倉、變成了聞名遐邇的全國農業(yè)戰(zhàn)線的“排頭兵”和“領頭雁”、變成了國家糧食安全的“壓艙石”。 記得開荒建場時,老一輩拓荒者住的是馬架子、土坯房,睡的是大土炕、木板床。播種時,45馬力的“東方紅”拖拉機拉著笨重的播種機,運種運肥全是四匹馬的大馬車,一個月的時間才能把種播完。秋收時,“東方紅”拖拉機牽引著“康拜因”收割機在田野里艱難地爬行。許多地號因澇情嚴重,小麥和大豆只能用鐮刀割到后再脫粒收獲。秋季也得一個半月的時間才能把糧食全部收獲完。那時的小麥畝產只有400多斤,大豆畝產也只有240斤左右?!?/p> 如今,我的家鄉(xiāng)已經實現(xiàn)了農業(yè)現(xiàn)代化、機械化、信息化和智能化。開始收獲了,一臺臺世界上最先進的大馬力收割機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,揮舞著巨力,收獲著金燦燦的喜悅。那一臺臺衛(wèi)星定位、智能化整地機車,在悅耳的轟鳴聲里,翻開流金的黑土地,為下一年春播埋下伏筆。曬場里,堆積如山的糧食是父老鄉(xiāng)親的汗水和希冀。聽,“隆隆”的馬達聲和人們的歡笑聲交織成動人的輕音樂、奮進的交響曲,并在家鄉(xiāng)的碧空中盤旋、縈繞、飛翔…… 現(xiàn)在,我的家鄉(xiāng)在春秋兩季,分別用10天左右的時間就能高標準、高質量、高效率地完成春播和秋收生產任務。更令人欣慰的是,大豆畝產實現(xiàn)了400元,玉米坰產也突破了10噸,職工們把小轎車開到地頭參加勞動,拿著智能手機管理農業(yè)生產。與此同時,父老鄉(xiāng)親的衣、食、住、行等生活條件也得到了徹底改善,小城鎮(zhèn)樓房化率為95%,道路硬化率和街道亮化履達到100%,家庭人均年收入已經超2萬元。農閑時節(jié),茶余飯后,父老鄉(xiāng)親紛紛來到職工活動中心和多功能文化廣場,盡情享受打乒乓球、打籃球、打臺球、打太極拳、跳廣場舞、做健身舞、扭秧歌的幸福和快樂。 上一篇大米情緣
|
推薦關注 推薦關注 副標題 明星產品
|